• <td id="iai0u"><li id="iai0u"></li></td>
    <table id="iai0u"><li id="iai0u"></li></table>
  • <td id="iai0u"><li id="iai0u"></li></td>
  • <td id="iai0u"></td>
  • <li id="iai0u"><button id="iai0u"></button></li>
  • <table id="iai0u"></table><table id="iai0u"><td id="iai0u"></td></table>
  • 行業動態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江河海資訊 > 行業動態

    我國的水質監測體系

    點擊數: 1628   發布時間: 2013-04-23 11:21:00   信息來源: http://www.dy88.cn/news/201201/contents4153.html

    我國的水質監測體系

          地下水動態,是指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溫、化學成分等要素隨時間變化的過程。地下水動態常有晝夜的、季節的及多年的周期性變化。地下水動態受自然因素(氣候、水文、潮汐、地質、天體、星球引力等)及人為因素(排水、灌溉、水庫及渠道滲水、人工回灌等)影響。不同類型地下水,由于影響因素不同,其動態也不同。如潛水的季節性動態變化常比承壓水顯著,受降水補給與受地表水補給的潛水動態也不相同等。


          地下水動態觀測,就是對一個地區的地下水動態要素(如水位、水溫、泉水流量、自流井涌水量等),選擇有代表性的泉、井、孔等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和技術要求進行觀測、記錄和資料整理的工作。按其性質可分為經常性的觀測和專門性的觀測。后者是指某一段時間或為某一特殊目的而專門組織的觀測,例如汛期對河水與地下水相互關系的專門觀測等。


       水利部門水文系統自50年代中期起在水文站網的基礎上,開展了天然水化學檢測,70年代初了增加水污染監測項目,80年代至今已發展到能對各類型水體、水生生物和底質等水環境要素進行監測,并擁有水量、水質同步監測的優勢。目前已建成由部、流域、省級及市四級共計250多個水環境監測中心組成的全國水環境監測體制,各級監測機構都已通過國家級計量認證。全國水質監測網絡由2600多個水質監測站組成,定期監測評價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質,直接為水資源管理與保護等服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賦予水利部門各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的職責,1997年,在全國七大流域主要水系的省界水體共設置了329個監測站點,定期測報省界水體水環境質量狀況。目前水利部門已基本系統掌握了七大流域水系、浙閩臺河流、內陸河湖和藏南滇西河流地表水、地下水及省界水體水質基本狀況。

          自1989年起,水利部在采用質量控制、量值溯源條件下的全國各級水環境監測中心提供的系統水質監測成果,定期發布了《全國主要江河重點河段水質通報》、《省界水體水環境質量通報》和《重點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資源質量狀況旬報》,參與編制《中國水資源公報》(水質部分)和《中國水資源質量年報》,同時,每年為《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提供各主要水系水質監測評價結果。

    可以看毛片的动漫